在包裝印刷時代,隨著環境保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包裝問題越來越呈現出強烈的“環!鄙。各種法律法規正在世界各地悄然興起,不僅規范著包裝行業,也成為進出口貿易中的又一貿易壁壘。因此,加強對“綠色包裝”的調查和研究是環境保護國際化和貿易活動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隨著環境保護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包裝問題越來越呈現出強烈的“環!鄙。各種法律法規正在世界各地悄然興起,不僅規范著包裝行業,也成為進出口貿易中的又一貿易壁壘。因此,加強對“綠色包裝”的調查和研究是環境保護國際化和貿易活動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綠色包裝”的含義及趨勢分析
“綠色包裝”是指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包裝。它要求商品包裝對生態平衡和人體健康無害。具體來說,“綠色包裝”一般是指使用包裝材料,節約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包裝浪費;使用后可以回收再生成其他有用的材料;埋的時候占地少,容易降解。在國際貿易中,任何環保措施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同時,也可能成為貿易壁壘。因此,包裝的環保要求引發的貿易爭端加速了世界各國“綠色包裝”的發展。例如,奧地利在1993年10月開始實施新的包裝法規;英國政府要求包裝材料制造商制定包裝廢棄物再利用計劃。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也積極響應“綠色包裝”。從世界各國的“綠色包裝”措施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制定法規規范包裝。
為了保護國內環境,許多發達國家都制定了包裝法規,通過法律手段限制包裝行業的不合理行為。1992年6月,德國頒布實施《德國包裝廢棄物處理法》,規定商品包裝的數量和重量應限制在最低范圍,在技術條件允許且與商品有關規定一致的情況下,包裝必須二次使用。沒有再利用條件的,包裝材料經再加工后可以再利用。
這些包裝行業的環境法律法規在當今日益高漲的環保運動中為保證和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為全球環保事業做出了貢獻。
(2)提高包裝行業的科技含量,改善包裝。
實現“綠色包裝”的基本途徑有兩種:①節約和簡化包裝。包裝的材料和設計主要是為了保護商品和方便運輸。國際市場上的“過度包裝”現象超過了包裝功能和設計的要求。從環保角度看,浪費資源,加重環境污染。而且包裝成本的增加會影響國際競爭力。通過改進設計和采用新技術,可以節省和簡化包裝。歐共體的一些大公司相繼開發出重量輕、強度高的玻璃瓶罐,并設計出可以節省鋁的薄壁啤酒容器。簡化包裝在美國已經流行起來。1994年上半年,美國超級市場簡化包裝產品的銷售額增長了2.6%。今年,某國開發了一種新的包裝產品,用土豆作為食品包裝的原料。②包裝回收再利用。包裝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合理利用包裝材料的有效途徑,目前已受到各國的重視。通過德國技術人員開發的回收和減量化處理技術,約60%的垃圾可以回收利用。這種技術通過自動機器進行分類,經過技術處理后可以作為回收材料或作為燃料使用。
目前國際上玻璃、鋁、紙等包裝材料的回收技術比較成熟,回收率也較高。1989年,易拉罐回收率在美國達到61%,在香港達到90%。日本的紙張回收率為14%,美國為22%,歐盟超過50%。對于難以使用的塑料,日本也實現了26%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