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造紙領域首個
由我國主導完成的國際標準
《紙、紙板和紙漿——
試樣處理和試驗的標準大氣條件
及其監控程序》正式發布
該項國際標準由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
牽頭制定
是我國牽頭完成的
第一項造紙領域國際標準
也是我國專家首次擔任
造紙領域ISO工作組召集人
所管理的標準項目
該標準的發布實現了
我國造紙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使中國成為掌握造紙領域
國際標準研制技術的國家之一
在國內,造紙領域標準化工作伴隨造紙行業發展與進步,已初步建立了一個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協調配套,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互相補充,基礎通用標準、安全標準、管理標準和產品標準相結合的標準體系,為造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截至目前,全國造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所歸口的標準共有496項,其中國家標準373項,行業標準123項。國家標準外文版方面,造紙標委會共起草4項,2項已發布,2項已報批、即將發布。國家標準外文版有利于深化標準互聯互通、推進標準互認、加強我國標準的國際推廣和應用,為我國造紙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提供了有效支撐。
在國際,截至2022年10月,ISO/TC6“國際標準化組織/紙、紙板和紙漿技術委員會”共有參與成員國29個,我國是其一,觀察成員國30個,發布國際標準112項,在研國際標準14項;ISO/TC6/SC2“國際標準化組織/紙、紙板和紙漿技術委員會/紙張和紙板的測試方法與質量規范分技術委員會”是ISO/TC6唯一分技術委員會,共有參與成員國23個,我國是其一,觀察成員國18個,發布國際標準86項,在研國際標準13項。
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的國際標準選題包括紙、紙板、紙漿、纖維素納米纖維材料和木素的術語、備樣、測試方法和質量規范,印刷適性,脫墨潛能,環境問題,回收利用等。
此次發布的國際標準適用于各種紙、紙板和紙漿樣品的溫濕處理以及溫濕處理和檢驗檢測過程中大氣條件的控制,將有助于解決傳統溫濕球式溫濕度計使用過程中,依賴人工維護、費時費力、計量時限較長、精度較低等關鍵問題,對促進全球范圍內實驗室標準大氣條件控制及樣品溫濕處理、檢驗過程的電子化和自動化發展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如今,我國紙及紙板總產量穩居全球之首,已連續11年過億噸,約70%的造紙生產線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具有引領造紙行業發展的產業和技術優勢。
由中國主導,統籌開展造紙工業領域國際標準框架體系和標準國際化戰略研究,有助于全球造紙行業高質量發展和轉型。未來也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共同推動國際標準化新發展,加大造紙領域國際標準的研制力度,充分發揮標準化創新支撐和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責任編輯:一一